跳到主要內容區

創科歷史及現況

 

◎本校創於民國廿五年三月,定名為「岡山農業學校」,廿十八年四月一  日,易名「岡山農業專業學校」,台灣光復後,三十四年十二月三日高雄  州接管委員會令派王拱振為校長。

◎三十五年四月一日,改名「高雄縣岡山初級農業學校」,四十年八月核增  高級部農藝科、畜農藝科, 四十一年八月改為完全農校,四十二年五月奉准招收初級部女生,四十五年奉增園藝科。

◎四十七年九月奉令接受美援,四十九學年度開始增辦森林科,嗣以配合政府經費政策,歷年增設土木科、農業家政科、農產製造科,爭取美援,興建農科學館及特別教室,擴充設備 ,增購圖書。

◎為配合國家教育政策,培育農工業科技人才,五十六年四月奉命籌備工科,翌年八月改制為「台灣省立岡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」,並成立機工科。

◎七十五學年度起實施工職機械群集新課程之教學工作,原機工科改為機械  科至今。

◎歷經吳永慶、張吉奎、吳光博、吳良全、陳韋全、謝旻淵、簡谷宇、葉水榕、劉保國、李國泰、林忠建、劉建寬..等多位科主任領導。

◎本科因應時代變革及教育改革之需,現已依教育部九十九年度公布之新課程標準草案,規劃未來課程發展特色和教學設施,從設備的整合、實習工場之調配與布置管理、課程之修訂、教學教材與教學媒體之選用等,積極研擬各項實施方案,訂定中、長程計畫目標。

一、師資:本科現任科主任李孝順老師(110/8/1)就職至今,及專任專業教師 十一位,技佐乙位。各位教師皆學有專長,學經歷完備,熱衷於教學,富教育熱誠和專業精神、參加各類在職進修和教學研習會頗具心得,為最佳的師資陣容。

二、班級及學生數︰本科現有日間正規班六班、進修學校三班,合計九班,學生人數約300位。

三、課程依部頒及校訂課程安排配課。

     一、教育目標

職業學校教育目標,以充實職業知能、涵養職業道德、培育健全之初級技術人才,加強繼續進修能力、促進生涯發展為目的。為實現此一目的,須輔導學生達到下列目標:

(一)職業學校教育目標

1.充實職業知能,培育行職業工作之基本能力。

2.陶冶職業道德,培養敬業樂群、負責進取及勤勞服務等工作態度。

3.提升人文及科技素養,豐富生活內涵,並增進  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。

4.培養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,以奠定終身學習  及生涯發展之基礎。

(二)機械群教育目標

1.培養學生具備機械群共同核心能力,並為相關  專業領域之學習或高一層級專業知能之進修奠  定基礎。

2.培養健全機械相關產業之初級技術人才,能擔  任機械領域有關元件製造、裝配、操作、保養  及簡易修護等工作。

(三)機械科教育目標

1.傳授機械製造基礎知識。

2.訓練機械製造、設備操作與維護之基本技能。

3.養成良好的安全工作習慣。

4.培養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。

  • 核心能力

(一)機械群核心能力

1.一般能力

  (1)生活適應及未來學習之基礎能力

   * 具備解決問題及調適情緒之能力。   * 啟迪尊重生命之意識。   * 奠定生涯發展之基本能力。   * 養成終身學習之態度。

  (2)人文素養及職業道德

   * 陶冶人文基本素養。  * 養成尊重差異之態度。  * 培養同儕學習之能力。   * 涵養敬業樂群之精神。

(3)公民資質及社會服務之基本能力

   * 深植積極進取之觀念。   * 培養自我表達及人際關係處理之技巧。   * 陶冶民主法治之素養。   * 養成樂於服務社會之態度。   * 增進國際瞭解之能力。

2.專業能力

1.使用機具設備之能力。 2.培養機械製圖、識圖之能力。 3.使用量測設備之能力。 4.培養機械工作之能力。 5.培養繼續進修之能力。

   3.機械科專業核心能力

1.具備機械製造的基礎能力。 2.具備機件裝配與組合的能力。3具備電腦繪圖的基礎能力。 4.具備電腦繪製標準機件的能力。 5.具備數值控制機械基本操作的能力。 6.具備數值控制程式製作的能力。 7.具備數值控制機械加工的能力。

發展目標

1.近程發展目標

(1    增加學生的英文及數理能力,以應未來社會需求。(2   增加學生的專業知識及技能,熟悉各種機械操作與原理。(3   加強技能檢定訓練,協助同學取得証照。

  2.中程發展目標

1)學生能夠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。畢業後能夠快速就業。(2)欲升學的學生皆有升學的能力。且有繼續進修更高學問的潛能。(3)提高本科學生學習意願與素質。(4)增加電腦繪圖教室設備及更新。(5)工廠機具設備逐年汰舊換新。

 3.遠程發展目標

1)增設CNC檢定場。(2)欲升學的學生皆可升學,培育基礎知能技術進入各大專院能學有專長。(3)增設CAD/CAM教室。(4)增加CNC設備。(5)鼓勵學生續升四技科大。 (6) 鼓勵學生取得乙級技術證照。

(7)希望本科的畢業學生能有一技之長為業界所需之人才。

    發展目標

一、課程方面︰

             著重理論專業課程與實際專業課程之搭配,落實理論與實務的充分配合,實現知能與技術的結合,提昇科技應用水準。   
    彈性、合理編排相關專業課程,使階段課程銜接更順暢,教學更具水準與特色。 

依學生素質與意願、科技之發展和社會企業界用人之需求,彈性、合理的開設具有特色和目標的選修課程,並以多樣化分組選課的特性選修專業課程。

本科課程之發展︰

              精密量測和應用實習。 
     自動化概論與工廠自動化。 
      CNC工具機與應用實習。 
      CAD/CAM應用實習。
     電腦整合製造系統與應用實習
 
    

二、教材方面︰

        依部頒課程標準,各年級各學期依教學研究會通過選用審訂本之教學教材(教科書)及相關 參考資料書籍等施教。

自行研發教學教材與教學媒體,並配合電腦軟體套裝系統,採用合適之相關教學教材、教學媒體等手。 

 鼓勵教師自編補充教材和製作教學媒體教材,內容加強綜合性評量,並配合電腦輔助教學之實施,提高學習效率與教學成效。 
 

三、教學方面︰

  1. 一年級著重基礎專業科目和基礎實習為主,朝向寬廣的教學方式著手。 
  2. 二、三年級以專業、專精實習規劃課程,惟需參酌學生意願,以升學或就業為主,訂立選課和輔導的課程發展導向。
  3. 教師應做到由準備、教學及評量回饋之施教步驟,明確評鑑出教學效果,以做為改進教學之依據。
  4. 確實做好補救教學,使教學成效較差的學生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。
  5. 加強學生專題製作能力之教學。
  6. 加強學生專業技能之訓練,使學生取得乙、丙級職業証照。
  7. 注重人文科學之教導、藝術文化之薰陶,力求人格之健全發展。
  8. 養成學生具有高度之職業道德及良好的工作態度。
  9. 加強工業安全衛生及工場管理之教學。
  10. 舉辦教學研究會及校內外教學參觀,使教師彼此間交換教學經驗及分享教學心得。

四、師資方面︰

  1. 配合新課程標準的即將實施,除原有課程之專業師資外,需加強現有教師第二專長之培育工作。 
  2. 配合課程發展之需求,鼓勵教師在職進修,除研習新的課程內容外,且能取得更高一級的學術學位。
  3. 鼓勵教師參加各項教學研習活動,增進教學知能和獲得最新的資訊與科技新知。
  4. 鼓勵教師取得職業證照,使教學和輔導學生技能實習更具說服力和權威性。

總結

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,職業教育必需在工具上力求適應,本質上力求改變,以良好的教育制度提供社會所需的人才,為末來社會準備身心合一健全的個人,政府有鑑於此,而不遺餘力的投資職業教育。因此,機械科為工業之基石,故應從質與量積極改善、改進,以符膺課程教學的需要和工商企業界的需求,本著教育的理想目標邁進。

一、依群集課程的精神,積極從事各項改進措施︰

      1.場房設備的整合與布置,能繼續、延續地妥善管理與維護保養工作,順利有效地進行教學工作。

      2.逐年汰舊換新計畫,機器設備有些年久失修、故障與無法修護使用者,需逐年編列預算,辦理汰舊更新設備。

      3.依工商企業界的需求與時代潮流趨勢,逐年採購實用新穎的機器設備,增進學習的效益,如放電加工機、線切割機、壓鑄機、材料試驗機等機器設備。

      4.加強課程從橫的連貫性及教材教法的改進措施,並研討課程標準的修訂與具體編修教材方案等。

      5.鼓勵師資在職進修,赴各大學研究所進修,研習各類知能,充實教學內容,並從事各項學術專題研究工作,教學相長甚至與各工商企業界作實際技術交流、技能再進修的研習活動。

      6.提昇學生學術研究、學習風氣與再進修的層次,改善教學環境,充實各項教學措施。

二、充分運用教學資源,整合規劃為整體教學的課程服務,力求盡善盡美,發揮統整與推展的教學服務,達成CAD/CAM 系統與自動化生產的教學水準,以奠定科技整合的基石,進而邁向「電腦整合製造系」的領域。

三、因應政府規劃「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」的實施方案,因此,應從課程結構、教學與教材內容,訂定合適的教學規範,供實施計畫推行之參考和決策之依據。